【特别推荐】风雨兼程十余载,一朝功成甘露来

来源:党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办、法制办)

发布时间:2019-06-26 点击:

十余载兢兢业业,终换来硕果累累。2019年6月6日,沙巴体育平台:“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在资中县渔溪镇金带水库水产合作养殖基地——金带水库鱼苗鱼种繁殖场继去年首批投放2万尾花斑副沙鳅、5千尾中华沙鳅夏花鱼种后,再次投放10万尾花斑副沙鳅夏花鱼种,这意味着沙巴体育平台:潜心研制近十年的花泥鳅终于走出实验室,成功实现大田养殖,这也标志着花泥鳅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花泥鳅是宽体沙鳅、中华沙鳅和花斑副沙鳅的统称。在内江,渔民常将捕捞到的以上三种鳅科鱼类一起出售,统称“花泥鳅”。是沱江资中—石盘滩江段的重要经济鱼类,当地市场价格高达500-600元/公斤,在宜宾、泸州,花泥鳅中的中华沙鳅俗称“玄鱼子”,价格高达1000-1200元/公斤。花泥鳅中的宽体沙鳅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目前仅在长江上游的沱江、嘉陵江等少数支流分布。

机缘巧合,说干就干

2004年6月,谢碧文老师在沱江史家江段采集实验用鱼时,在“史家黄辣丁”餐馆偶然碰上渔民送来的数十斤“花泥鳅”,因被其体表美丽的斑纹所吸引,对其产生了极大兴趣,并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

2009年,内江师范学院“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高校重点实验室成立,时任内江师范学院科技处长的吴赋光教授对当时已从西南大学水生生物学专业博士毕业的谢碧文老师说:“你是学渔业生物学的,花泥鳅是内江特色,敢不敢搞花泥鳅的开发?”当时谢老师心里对花泥鳅的开发没底,不过通过向渔民了解到近年来花泥鳅的野生资源衰退十分严重,受“保护特有鱼类种质资源的使命感”驱使,谢老师说干就干,开启了花泥鳅的研究开发工作。

大道多艰,风雨兼程

自从接手花泥鳅工作,谢碧文老师就和她的团队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艰难作战。刚开始时,谢老师和团队一边积极申请项目,一边到花泥鳅产地,走访渔民、考察生境、收集和解剖标本,了解其繁殖生境和条件、产卵时间、生殖能力、性腺周年变化情况和食性,同时,用几个塑料桶养起了花泥鳅。为了养活这些宝贝,他们试过各种商品饲料、天然饵料,甚至鱼糜,虽然最终活下来的不到20%,不过总算是把一部分鱼驯化出来了。在那年的一次野外工作中,谢老师和团队成员王芳、岳兴建搭乘一艘从资中归德镇到甘露镇的小货船,行驶过程中货船撞上了河里采砂堆起来的卵石堆,货船急剧颠簸,险些将没有救生设备的他们抛入采砂形成的深渊。

2010年,花泥鳅项目得到了省教育厅重大培育项目和内江市科技支撑项目的支持,实验室养殖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数十个立体循环水玻璃水族箱建成了,谢老师和王芳、岳兴建、齐泽民、王淯、段辉国、黎勇等花泥鳅团队成员大刀阔斧干起来。从4月下旬到7月,团队成员奔波于南溪、宜宾、资中、银山,收集野生亲鱼。常常是晚上7、8点拿到鱼立即赶回实验室,遇到鱼已经开始产卵了,立即开始挤卵授精,常常忙完了天也亮了;遇到鱼尚未产卵,等到晚上9、10点开始一尾尾注射、催产,忙完后往往已经晚上11、12点了,早上7点左右还得赶到实验室检查鱼是否可以挤卵。野生鱼由于性腺发育程度不一致,经常是部分鱼早上8、9点开始产卵,部分鱼会拖到下午3、4点,甚至更晚。为了观察胚胎和胚后发育的过程,指导生产实践,更是需要24小时连续观察。人工授精后鱼苗孵化和之后的苗种培育过程同样充满了艰辛,每天早、晚换水,清除残饵、粪便,几乎占据了上午8:00-11:30、晚上7:30-11:00的时间。由于是首次开展花泥鳅的人工繁殖工作,各个环节都需摸索,虽然这几种鱼的人工繁殖都成功了,但受精率、孵化率还不高,幼鱼因抗应激能力较弱,日常管理过程中的常规操作均常引起幼鱼抽搐死亡,致使幼鱼成活率很低。

2011年,从西南大学毕业的王永明老师到了生科院工作,成为了团队的主力并一直坚守至今。2011年-2012年,花泥鳅研究团队不断探究花泥鳅移养驯化的方法,深入开展花泥鳅生殖生态研究,不断改进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和孵化的技术,系统开展其营养与人工配合饲料研究,终于解决了其移养驯化和实验室野生亲鱼的培育问题,受精率、鱼苗孵化率和成活率有了较大的改善。到了2012年底,实验室也囤积了一定数量的野生亲鱼,人工繁殖的幼鱼也有相当的数量,他们期待着大田试验的成功。

2013年,花泥鳅团队试着将实验室驯化好的野生亲鱼和养了2年的幼鱼投放到内江永安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在实验室外水泥池里采用网箱和放养的方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大田养殖试验。到了2014年的4月,成员们满怀希望,拉网检查亲鱼和幼鱼的生长情况的时候,发现内江永安某专业合作社的花泥鳅连影都没见,实验室水泥池的花泥鳅成活率不足10%,且十分瘦小。同时,大田养殖试验的失败,使实验室花泥鳅数量剧减,也使他们对大田试验十分慎重。而且,随着实验室养殖花泥鳅的时间越来越长,水霉病、小瓜虫病、出血病、肠炎病、腐皮病、车轮虫病频发;加上花泥鳅生长速度很慢,3-4年才能达到商品规格,养殖风险很大。这些困难使得研究团队一度对其开发失去了信心,部分团队成员也开始撤退,最后仅剩下二、三个老师抱着继续尝试的心态坚持了下来。

苦尽甘来,一朝功成

从2014年5月到2015年4月,花泥鳅研究团队成员克服困难,事必躬亲,为保证亲鱼性腺发育和幼鱼生长良好,每天上午上班第一件事和下午下班最后一件事就是到鱼池检查鱼类摄食情况,保证其摄食充足。一年下来,到了2015年的繁殖季节,亲鱼性腺成熟率达到了85%以上,且催产后产卵时间整齐;更让人高兴的是人工繁殖的子一代花泥鳅可以产卵繁殖了,这标志着花泥鳅全人工繁殖成功了。那年,花泥鳅团队着手申请了4个花泥鳅苗种繁殖和苗种培育发明专利。

2016年,是花泥鳅鱼苗繁殖的丰收年,两位老师带着一帮学生夜以继日,辛苦劳作。一位老师洗池子的时候摔裂膝关节韧带,一位老师早起给鱼苗换水的时候摔伤肘关节。两位老师在长达2个月的治疗中硬是没请一天假,伤后没有作休息又接着干。养了3年花泥鳅的13级1班的罗霞同学很有感触的说:“以后我们养自己的孩子恐怕都没有这么上心呢!”不过,2016年也是鱼病爆发最厉害的一年。从5月中旬持续到7月底的车轮虫病,8月持续到11月的出血病致使存活的幼鱼所剩无几;出血病对成鱼也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从2017年开始,禁渔期从3月1日持续到6月30日,这意味着之后每年繁殖鱼苗只能依靠实验室养殖的亲鱼了。

2017年3月,从事鱼病研究的王均博士的加入,使花泥鳅研究工作出现了新的转机。那年花泥鳅研究团队系统开展了花泥鳅鱼病周年流行和防治研究,有效控制了鱼病的大规模爆发。2017年,为确保实验室花泥鳅种质性状不退化,团队成员利用暑假,从长江干流宜宾、合江、江津段,以及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青衣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綦江广泛收集野生活体花泥鳅,建立其活体种质资源库。

2018年,实验室繁殖鱼苗数量激增,大田养殖的时机又成熟了。花泥鳅团队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对进行大田试验养殖的养殖场进行了严格地筛选,对整个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用药、投饵进行了严密的监测,他们成功了!

2019年,花泥鳅苗种产量近100万尾,计划在3-5个养殖场进行试点养殖。

十年磨砺,方显本色

“十年来,我们开展了3种花泥鳅的基础生物学、人工繁育、成鱼养殖、鱼病防治和营养饲料研究,实现了其全人工繁殖,获得了其子二代、子三代,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研究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实验室拥有以上三种花泥鳅亲鱼和后备亲鱼群体逾万对。”谢碧文老师满怀热泪地说道。

十年来,花泥鳅团队所遇到的困难多如牛毛,解决的难题亦是数不胜数,团队成员走了一个又来一个,大量的老师和学生以及外界人员、政府等对花泥鳅研究工作做了很多的关心、帮助、支持。到目前为止,仍然坚持在花泥鳅研究工作岗位的还有谢碧文、王永明、王均、史晋绒四位老师,他们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着实让人感动。

十年来,花泥鳅研究团队不懈努力,兢兢业业,在花泥鳅的保护,研究,开发等方面做了巨大贡献。花泥鳅的成功培育,意味着内江师范学院在鳅科鱼类的种质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成绩又进了一步;而“开发养殖鱼类新品种,促进地方特色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丰富民众的菜篮子”也是花泥鳅团队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所在。据了解,花泥鳅研究团队在未来将对花泥鳅实行成果转化,开发鱼类抗菌肽,并计划在最近两年走入市场。

十余载的磨砺,废寝忘食的潜心研究,终于是熬过了艰苦的岁月,换得苦尽甘来。这是苍茫的十年,这是探索的十年,但也是坚定无悔的十年!这十年里,团队成员老师们不知多少青丝熬成了白发,不知经历了多少失败和打击,也不知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持他们继续前行。答案或许是唯一的,却是肯定的,那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十年磨砺,终能换来一朝功成。对于每一位默默奉献的科研人,我们都应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祝他们在继续前行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文/院报记者团 应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