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内江师范学院师生热议2025年全国两会(二)

来源:党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办、法制办)、党委统战部

编辑:邵婷

发布时间:2025-03-07 点击: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3月5日在北京开幕。内江师范学院全体师生密切关注全国两会召开,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情况,踊跃谈感想、说体会,掀起了学习热潮。

【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精神文明办、法制办主任)、统战部部长 陈湘】

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要求,并指明了具体方向。下一步,内江师范学院将结合学校自身办学定位,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人才培养中更加充分的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构建具有特色的内师“大思政课”体系。同时,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进一步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整体优化设计高校思政课课程方案,形成具有内师特色的系列思政课程改革成果,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

【内江师范学院侨联副主席 张红扬】

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作为高校侨界的一名教育工作者,倍感振奋,深刻体会到高等教育在新时代人才培养、融通中外文化中的使命担当。我将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为抓手,通过文化传播与海内外联谊活动等形式,主动参与构建“理论筑基—实践赋能—海外拓展”全链条育人体系。面向未来,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深化“学术—产业—侨界”联动机制,培育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挺膺担当奋斗者,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征程中书写侨界高教人的新答卷。

【文学院副院长 梁明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两会精神恰似激荡江河,为高等教育改革注入澎湃动能。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高校改革就像一条奔腾的大江,既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智慧跨越,更需要“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清醒和坚持。人工智能的科技力量与人文精神的深厚底蕴深度融合,必将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新范式,让科技浪潮真正成为托起人才成长的智慧方舟。

【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张云】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为今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民营企业座谈会重申 “两个毫不动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都释放出稳增长、强信心的积极信号。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正在更深层次激发市场活力,加速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我国正加速布局未来产业赛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今年两会必将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共识与奋进力量,通过政策协同发力、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定能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侨联秘书长 兰华】

政府工作报告将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列为 2025 年重点任务之一,充分彰显了教育、科技、人才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我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牢牢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度融入内江基础教育改革和地方产业升级,推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覃川杰】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粮食产量预期目标将达到1.4万亿斤左右。建设农业强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所扎根天府大地的高等院校,内江师范学院依托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学科优势,必须勇担农业强省建设重任。具体而言:一是要着力培养沙巴体育平台"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二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围绕四川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持续产出沙巴体育平台优质农业科技成果,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内师智慧和力量。

【中华传统书画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李欣遥】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文化发展议题备受关注,代表委员们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贡献了宝贵智慧。这些富有建设性的提案,既彰显了国家对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也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大意义。我们期待这些凝聚着代表委员智慧的提案能够加快落地实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异彩。同时,要以文化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23级学生徐媛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让我深刻感受到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和工具。作为一名未来的数学教师,我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22级学生 文芯悦】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道”,这让我倍感振奋与鼓舞。国家持续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为青年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必须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应当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将个人的职业选择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以青春的奋斗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就业答卷。

【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3级学生 何佳玲】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对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参与智慧城市建设,还是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都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持续的学习热情。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将以代码为笔,以算法为墨,在课堂内外夯实技能,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科技发展的浪潮中,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初审:丁璐、冯杰 复审:邵婷 终审: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