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育人】郭林:坚持“四心”态度,将后勤服务做得更好

来源:后勤保障处、党办(院办)

发布时间:2023-04-21 点击:

“无论换了多少个岗位,无论有多少困难,他都从容面对,不骄不躁,以精心、热心、细心、责任心,严格要求自己,把平凡后勤服务做得更好。” 他就是全国教育后勤系统“2021年度最美后勤人”称号获得者、四川省教育系统脱贫攻坚嘉奖个人——郭林。

2023年4月12日,第五届中国教育后勤展览会在江苏南京召开,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对从全国各省市中推举出的高校领域50名“2021年度最美后勤人”进行表彰。沙巴体育平台:后勤保障处郭林参会并获表彰。

坚守一线,俯首甘为“孺子牛”

自2013年入职,郭林一直从事一线服务工作。无论是担任后勤保障处的绿化工、采购员,还是如今饮食服务中心主任,他都认真负责对待,力求更好、更快、更实地为全校师生服务。刚入职第二天起,郭林就与同事一同打药、除草、修剪枯枝,多年如一日,时常加班加点排除老树木的枯枝安全隐患,累计清理、排除4.8万余株树木的枯枝,无一师生因干枯丫枝掉落受伤。

直到今天,后勤保障处的工人们仍对当时的郭林印象深刻:“我们去修剪树木时,有些高处的枝丫需要人工解决。其他人都还在犹豫想办法时,郭林一下就爬上去。我们都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已经开始处理了。从那时起,我们就觉得他是一个敢拼敢闯,富含勇气的人。”

勇于担当,扶贫战线的“拼命三郎”

2017年12月,郭林接到赴凉山州扶贫的紧急通知,尽管当时距离妻子临产不到一个月,他仍毅然选择响应国家号召。

到凉山州越西县依洛地坝镇后,“白+黑,5+2”就成为了郭林工作的常态。他率先组织成立了镇帮扶管理办,出台帮扶干部管理办法,实现41名帮扶队员的有效管理,通过示范引领,带动乡镇成为全县帮扶队伍的模范管理乡镇。同时,他所带领的综合帮扶工作队也在2019年被评为“先进集体”。

郭林组织成立了8个村专业合作社和1个镇供销专业合作社,建成3500亩县级花椒产业示范园1个,带动贫困村815人就业。3年的扶贫时间里,除了积极对接学校以外,他还主动前往越西县龙裔良品有限公司、峨眉山市周边各类学校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助销了镇村贫困户生猪280余头、萝卜10万斤、土豆6万斤、高山土鸡2万只,总价值280余万元,带动了全镇628户贫困户增收致富,贫困户年人均收入从3300元增至7500元,有力地解决了贫困户收入不达标和农户农产品销售难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贫困户种养殖积极性,增加了内生动力。到2020年,全镇2598人全部脱贫摘帽。

在郭林的记忆中,到县外开展脱贫攻坚精准识别工作时,发现一家自发搬迁户家庭非常困难,令他印象尤为深刻:“家中有5个孩子,最大年龄9岁,最小3岁,家里的大人去世的去世,改嫁的改嫁,全部孩子都由最大的姐姐带着,靠姐姐种玉米、土豆以及国家的补贴维持生计。”经过他的积极协调,最终被精准识别纳入贫困户,解决了5个孩子的基本生活、住房及上学等问题。

三年的扶贫时间里,郭林回家次数不到20次。在被问及如何平衡“小家”与“大家”时,他坦言:“这也许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难题,但是,就我自己而言,不管是‘小家’还是‘大家’,只要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在所不辞。因为只有将个人、家庭的发展融入学校、国家的建设之中,我们才能拥有家庭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开拓进取,推动食堂“网格化管理”

2021年1月,郭林刚返回学校,就接到了负责饮食服务中心工作的重担。他一方面要做好桐梓坝校区五大食堂安全生产保障工作,另一方面又需要迅速启动高桥校区食堂建设工作。郭林时常夜以继日工作,从零开始学习各类餐饮服务管理制度法规,奔赴一线抓建设,确保了高桥校区食堂按时投入使用。

郭林充分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并转化到后勤食堂管理及建设中,提出了内师餐饮服务“32字”工作精神,即:“全员同心、尽心竭力;安全第一、优质服务;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师生。”因食堂生产强度大、工作细繁复杂、安全点位多、服务要求高,为有效管控食堂安全,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质量,让师生更满意,他推陈出新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即将食堂所有工作条块列举分明、点线面结合,如同一张网,整体推动、综合联动、协调促进,将食堂内的所有生产工作细化到点,工作责任具体到人,促进了食堂规范化建设与发展。

作为一名后勤人,郭林始终秉持“三提升、二做、一满意”工作理念,默默坚守,甘于奉献。谈起未来的工作时,他充满了信心,表示将继续全力以赴推进高桥校区食堂标准化建设、食堂文化建设、食堂中央空调等相关项目建设,努力促进食堂餐饮服务提质增效,为学校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后勤保障服务。

(文/陈锐 院报记者团 文鑫,图/受访者郭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