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最辉煌的三个专业
1956年8月,师训班从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中,录取928人,组建27个班,专业设置为:生物12个班,416人,化学6个班206人,地理9个班306人,学制两年,学生毕业后按专科生对待。一个年级招收这么多个班,创下了三个专业发展史上少有被超越的学校纪录。
早期最艰苦的岁月
1956年9月,内江师训班首届新生入学,学校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当时师生教学、生活照明使用煤油灯,生活和教学用水需每天请30名挑夫到沱江挑水供给。为此,学校购置了6千瓦木碳发电机自行发电,自建抽水囤船、水塔、安装有关设备在沱江河抽水,保证了师生用电、饮水和教学实验用水等基本需求。同时开始进行第二期基建,即修建教工宿舍、教工食堂、实验大楼、第二教学楼、礼堂等。全校师生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初步建立起内江地区第一所省属高校。
![2 八十年代的桐梓坝.jpg](/__local/A/E2/DA/3A9612ECAC7673F8C6596453A86_E1639176_22626.jpg?e=.jpg)
八十年代的桐梓坝
![3 原师专礼堂.jpg](/__local/9/41/FB/A1B6EEB64A84248ACDF5BB5C531_875FDF09_30C26.jpg?e=.jpg)
原师专礼堂
史上最大男女生比
1958年,根据四川省政府决定,内江初中师资训练班更名为内江师范专科学校,学校设置化学、地理、生物、语文、数学5个专业,17个教学班,学生570人,其中男生408人、女生162人,男女生比例达2.5:1,与现在的严重女多男少、阴盛阳衰的情况相比,过去的女生那可都是“香饽饽”哦。
史上最早的非师范专业
1959年,内江工业专科学校并入内江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内江专科学校,设立六个师范学科(化学、生物、地理、语文、数学、外语)和工科(机械制造、有机合成),学校的非师范专业由此发端。当年有工科学生114名。次年又增设农科,设立农学、农机、畜牧三个专业,招收新生96名。1962年,有工科专业毕业生28人由一机部、冶金部、化工部、重庆市分配到所属单位工作。看起来,当年的非师范专业就业去向那也是“港港的”高大上啊。
![5 内江专科学校机械64级全体同学合影.jpg](/__local/8/C3/0D/DD94B0A8E342D9F8FD019AC2499_D768F0AA_39D1C.jpg?e=.jpg)
内江专科学校机械64级全体同学合影
史上生师比最大的一年
1962年,学校有专任教师94人,学生447人(应届毕业生131人,肄业生316人),生师比为4.8:1,也就是说每5个学生就有一位教师。若按教育部2004年发出的通知,综合大学的生师比14:1为优秀的话,这一年沙巴体育平台:的生师比简直就是当代大学难以企及的标杆。
![6 内江师专62级数学班毕业留影.jpg](/__local/8/F3/D2/F408C5B5790A25EED5A27A0925C_D350FA66_34017.jpg?e=.jpg)
内江师专62级数学班毕业留影
史上体育运动水平最早跻入全省前列的年份
1994年,学校组队参加四川省首届大学生运动会,获9枚金牌,1枚银牌,3枚铜牌,在专科组中名列前茅。这与学校在几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学生体育运动密不可分,也为后来学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积淀了深厚的底蕴。
史上最好英语过级成绩
1995年,学生参加英语等级考试取得好成绩。夏季,429人报考,通过率达60.14%,冬季,498人报考,通过率达64.26%,比全省专科学校平均通过率34.77%高出30个百分点,在全省64所普通高校中跃居第七位。
史上最专业的艺体师范教育
1984年7月,内江艺体师范学校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四川省内江艺体师范学校,成为全省唯一的以培养中、小学艺术、体育师资的专业师范学校。可以说,如今沙巴体育平台:音体美三个学院的蓬勃发展与当初深厚的专业底蕴密不可分。
![7 参加四川省首届中师艺术节,舞蹈《黄河源头》获一等奖.jpg](/__local/1/83/28/BFAA5CACCF24FFA55130D7C6CE9_A7753FF8_4C220.jpg?e=.jpg)
参加四川省首届中师艺术节,舞蹈《山螺丝》获一等奖
史上最早的毕业生跟踪调查
1997年,内江教育学院开展了对1992-1994级毕业生跟踪调查,通过有关县、区教委教办及学校对356名毕业生的教学情况作调查,收到306人反馈信息。任职学校满意的占96%,大多数毕业生在教学中能发挥骨干作用。
![8 首届学生军训成果汇报大会.jpg](/__local/3/16/69/1284E79D8216DB66652DB71DD47_B0C37983_42AC9.jpg?e=.jpg)
首届学生军训成果汇报大会
史上最令人鼓舞的贺信
在1979年恢复建立内江师专后的20年中,学校在办学规模、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科研、学校管理等方面开拓发展,积累经验,为建立内江师院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建设培养输送14200多名毕业生。
1998年8月30日,学校收到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发来的贺信。全文为:四川省内江师范专科学校:值你校建校四十二周年及重建二十周年之际,谨向你校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全体师生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内江师范专科学校自建校以来,培养了大批合格师资,为当地基础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你们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学校的各项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实现师范教育现代化,为内江地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9 内江师专建校42周年暨重建二十周年庆典.jpg](/__local/2/B2/04/079B4D500D511D8D16BF43504C1_7FE60D56_2F94E.jpg?e=.jpg)
内江师专建校42周年暨重建二十周年庆典
(文字、图片来源:党委宣传部、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