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进行时】宅家不误学习,八方学子齐聚在线课堂

来源:党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办、法制办)

发布时间:2020-03-10 点击:

春回大地,万物重新绽放光彩,又到了开学的季节。虽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开学日期延迟,但学校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各职能部门的周密安排下,钉钉、腾讯会议、zoom、中国大学MOOC、学习通等线上学习平台掀起了网络学习的热潮,内师学子网课学习氛围也在不断高涨。行课以来,已有几千篇学生教学日志,成千上万条师生互动交流信息。当听到老师沙哑声音时,一句简单的“老师注意身体”温暖了屏幕对面教师们的心,直播结束那一声声“老师辛苦了”,让冷冷的线上课堂充满温度,这条“线”,将老师与学生紧紧连在了一起。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圆满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内江师范学院全体师生在行动!

学委忙碌的一天

“交作业了,请大家把文件命名为……”这是赵悦在班级群里发出最多的一条信息了。赵悦是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2019级3班的学习委员,在这个特殊时期,她的工作从线下转到线上,工作量成倍增加。

上课前,她会督促同学们及时签到打卡,协助老师发布教学任务与要求。当课程结束后,她会收集班里的听课意见,如网络的卡顿、学习任务的增重、内容的抽象难懂等,及时向老师反馈,以便老师作出相应的调整。按时收集班上所有同学的作业也是她的日常工作,由于远程交流,网课平台多,有些同学容易忽略消息,存在拖延的情况,这时她就会一个个私聊同学,督促同学们按时完成。当遇到工作繁杂时,她也会有些慌张急躁,但她尽量努力去调节自己的情绪,并制定一些小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反思总结,努力为班级服务。经过几周的网课学习后,同学们已经熟悉了上课的流程:课前按时签到,课上积极互动,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准时上交。“只要坚持和努力,困难都是暂时的,变得优秀是我最大的乐趣”,她笑着说道,“老师们的关心,同学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从防疫“小战士”到网课学子

早春二月,干燥的空气中带着丝丝寒意。对于身处防疫特殊时期的人们来说,温暖的被窝似乎有着让人懒惰的魔力。但对于外国语学院2018级6班的陈赟来说,她要在早上8点准时守候在小小的手机屏幕前,静静地等待着网络教学直播的开始。没了老师的监督和同学的提点,如何有质量地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她看来,一切学得好的秘诀不过“自觉”二字,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就要重视专业领域的学习,就要端正做学生的态度。赖床就多设置几个闹钟,有噪音就提前找个安静的房间,课前悉心准备预习,熟悉相关内容,那么对知识的掌握也就相对容易一些了。课上积极回答问题,不懂就及时通过打字或语音提问,一边听老师的讲解一边做笔记,已经成为了她这几周课堂学习的常态。

开始在线学习之前,陈赟还是一名抗疫战士。疫情爆发后,她主动报名参加社区志愿者,从2月17号到23号,她每天的时光都是在街道办的登记处度过的。一支笔,一个板凳,一张小小的登记单,一干就是一整天。每当有人开车离开或回来,就成了她最忙碌的时候,核对通行证、测量体温、记录信息,一个也没落下。当被问及为什么会去做志愿者时,她笑了笑说:“我是一名大学生,在这样的关键日期,太多的“勇士”不顾安危地奋战在一线,我也想力所能及地为自己的社区做点小小的贡献。”

求学之心无法阻挡

文学院2019级3班的文惠如同学,老家在海南农村偏远山区,家里没有安装宽带,得知要上网课后她一直担忧手机流量不够,每次上课可能会花费高额的流量费用。但不论如何也不能影响学习进度,文惠如一咬牙,办理了资费较高的“无限”流量套餐。为了让自己资费套餐中的流量能够物尽其用,她选择通过大量的课堂互动来督促自己认真听讲,每次上课前,文惠如也会通过老师发送的电子书提前预习。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她对钉钉APP的功能还不太熟悉,互动发言时,手脑一不协调,那错别字就飘到了老师的互动界面上,还在课堂上闹了笑话。在手机屏幕前坐久了,眼睛有些干涩,文惠如就会望望自家窗外的果树。让她惊喜的是,许多教学APP具有回放功能,她可以多次回放学习自己没懂的地方,还可以搜集网络上其他优秀课程补充学习。虽然渴望能够早点回到校园,但她认为,网络教学为她营造了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形式不同,但一样可以好好学。

“网课迷”的自律修心

对于文学院2019级3班的温语歆来说,如何保证网课学习的质量是一个难题。由于父亲是康定市人民医院的医生,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医院工作十分繁忙,她时常一周见不到父亲一次。好不容易回到家里,父亲也是把自己隔离在单独的房间里,家人之间心照不宣地减少交流,避免过多接触。因此,没有老师、家长的监督管理,她需要具备更强的自我约束能力。所幸小区的居民不多,大多在疫情爆发之前就回家探亲去了,所以她的学习环境比较安静,再加上她上课的时间父母都不在家,也就没有人会影响她。昔日的任课老师变为“主播”,学生们变成“迷弟迷妹",刚开始的新鲜劲过后,渐渐地开始有些“水土不服”:上网课真的太容易走神了——感觉只是恍惚走了一下神,就错过了全世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她发掘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听课时必须随时拿一支笔,边听边记录,利用关键词组合联想,来不及时就画一个简图。这样的学思结合,不仅能有效集中注意力,还可以用于课后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巩固。现在,她发现网课其实很有趣,甚至越上越起劲,每次都很期待与老师在“直播间”的有趣互动,时常被取笑成了“网课迷”。

转做网课“小老师”

网络教学如火如荼地开展中,范长江新闻学院2019级3班的班长陈思瑶,在网课初期便“穿梭”于各种不同的班级群聊之间,协助老师顺利开展教学管理。最近,她又有了崭新的体验,那便是第一次做起了“小老师”,体验了做“主播老师”的辛苦。

外国新闻史课程的任课老师发现学生参与度不够高、师生互动性不足等问题,便提出了让学生亲自体验网络教学。因为新颖且有趣味,班里同学参与度很高。学生自己翻查资料,直接参与知识点讲解与探讨,老师再对学生讲授内容进行查漏补缺。作为第二小组组长,陈思瑶也第一次以“小老师”的身份尝试了网络教学的角色转换。在她看来,这是很特别的体验,既有助于对专业知识的梳理,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同学们能设身处地感受老师上课的辛苦与不易,会更加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

(文/院报记者团 李凤 朱航成 张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