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黄婧:潜心搞科研 四年磨一剑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4-05-21 点击:

——访第六届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等奖获得者黄婧博士

黄婧,内江师范学院政史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课程。在入职以来的四年中,黄婧持续关注经济转型期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经济问题探索》、《现代经济探讨》等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2011年她成功申报教育部西部项目一项,2014年出版的专著《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不平衡研究》获得了沙巴体育平台:第六届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等奖。

不惧困难,直面挑战

“我觉得科研人员所需要的品质,总结起来就是三心:自信心、决心、恒心。”自信心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决心是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恒心是一种吃苦耐劳的毅力。正是具备了这“三心”,黄婧才完成了《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不平衡性研究》一书。这本著作共286页,历经4年才完成。期间,黄婧阅读了大量的期刊杂志、学术报告等等资料,“如果你不阅读大量的资料的话,你就没有写作的支撑基础,也不了解其他国家研究到哪种地步。”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非常枯燥的,面对大量的文献论文,大脑和眼睛很容易疲倦,但是这些是科研必不可少的部分,她只能慢慢去习惯和文字和数字打交道。那段时间,黄婧的生活被各种与她科研相关的期刊、杂志、论文所包围。“在那个时候我真的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啊!”黄婧感叹道。

在著书过程中,黄博士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例如,在科研的过程中,进行量化分析和数据分析是必要的,但对于文科出身的黄婧来说是残酷的,数学与物理是她一向不擅长的科目。她说:“我对先进的分析技术与方法不擅长,比如量化分析等等,这是让我很头疼的一件事。”有一次黄婧要做一个量化分析,数据极其复杂,必须要运用到她不熟悉的分析技术与方法,考虑到这个分析对科研的重要性,想要避开是不可行的,于是她只有硬着头皮自学,有好几天她都被那些数据折磨的晕头转向,通过请教身边的朋友、上网查找资料、看书等等,终于掌握了分析技术与方法。

基于生活,用于生活

选择论题是科研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黄婧当初的博士论文选择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这个论题的原因,除了自己的导师的建议以外,还因为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的热点和焦点,也是亟待解决的的问题。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而很多企业却存在民工荒的现象,这是很矛盾的。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不平衡性的研究》这本书是由她的博士论文扩大延伸出来的。在这本书中,黄婧老师主要是针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率下降的矛盾问题展开论述的。这本专著弥补了传统的四大论(产业结构调整论、隐形失业消化论、技术进步排挤论、要素价格扭曲论)的不足,对我国经济增长而就业率下降的矛盾问题作出了一个比较全面分析和详尽的阐释,并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双重二元分割的视角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失业问题,针对就业不平衡的社会现象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在谈到此项科研有何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时,黄婧说道;“现在国内外很多专家都在研究为什么“奥肯定律”在我国就行不通。对此,很多专家提出了主流的“四大论”,但是仍然被质疑。而我的科研成果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理论缺陷,归纳吸收了其他专家的说法,解释了中国为什么会出现高增长与低就业并存的局面。”当然,此科研成果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可以帮助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分析社会现象,对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黄婧希望当下的大学生一定要认清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认真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激烈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 院报记者团 陈娟 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