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让多学科与教育学相融合,培养合格的新型人才

来源:宣传统战部

发布时间:2012-05-07 点击:

让多学科与教育学相融合,培养合格的新型人才

——访第五届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陈理宣教授

根据《内江师范学院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奖办法》和《内江师范学院沙巴体育平台开展第五届科研成果奖评奖活动的通知》,沙巴体育平台:开展了第五届科研成果奖的申报与评选工作。经过学校科技处初审、校评奖专家组鉴定、学校第五届学术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评审表决、校长办公会审议。5月初,沙巴体育平台:第五届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奖结果新鲜出炉。其中,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陈理宣编写的《知识教育论——基于多学科视域的知识观与知识教育理论研究》荣获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等奖。而在沙巴体育平台:第六届学科建设暨科技工作大会召开之际,记者有幸采访了陈理宣教授。

陈理宣教授于1993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西方美学史方向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任沙巴体育平台: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沙巴体育平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长,担任四川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四川应用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四川教育学专委会理事,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所学术委员(顾问)。他长期从事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因为自身浓厚的教育情结”,所以他热爱教育科学研究,加之自己有深厚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他试图从心理学、审美学等角度审视教育理论与实践。这一次,他在《知识教育论——基于多学科视域的知识观与知识教育理论研究》一书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方法,梳理了中西方知识观的发展演变历史,分析了知识的哲学认识观、心理学实证观、知识社会学文化历史观产生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从哲学、知识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的角度综合审视知识的本质、表现形式、知识的价值、知识获得的方法、知识与社会和人的发展关系等,并在此基础上思考知识教育的规律、方法,整体构建知识教育模式。

陈理宣教授认为,在教育改革不断进行的同时,学术界对教育到底是“重知”还是“重质”的看法上一直存在争议,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对知识本身并不了解。他表示,教育本身是多学科的综合,但由于教育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基础理论尚未十分成熟。为指导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教授知识,理解教育。陈理宣教授综合多门学科,从哲学、心理学等的角度,重新诠释了知识的本质、价值,以及知识教育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建构了整体知识教育模式,编写出《知识教育论——基于多学科视域的知识观与知识教育理论研究》一书。

因自身研修过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缘故,陈理宣教授的科研特点是擅长将多种学科融合去研究教育学,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教育的对象是人,但是我们是用知识去教育人。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结果就表现为知识。因此,知识的内容本身是非常丰富的。这就决定了教育研究的内容的丰富性,即多学科性。”如今身为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的他教授了教育哲学、美育等学科,他在处理行政事务的时候也时刻不忘自己的科研,他认为行政和科研并不冲突,他说:“行政本身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科研是自己的兴趣,行政管理也会促进科研。因为人文学科研究会这研究者自身经验的丰富,而更显深刻。”他表示,目前学校对于教育科研十分重视,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对科研的投入,不断营造着科研氛围,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

在陈理宣教授眼中,新型的教育人才不止要有基本技能,更要学会反思知识,引导学生,实现学生的发展。而在教育科学学院,陈理宣教授也努力培养新型的教育人才。他给教育科学学院提了四点科研意见: 一是转变教育观念;二是人才观、质量观转变,不能片面的以就业观来衡量教育;三是改善师资队伍、加大对实验设备的投入,科研项目要符合改革趋势;四是教育理想:培养合格的有思想的教师,而不是单纯的教书匠,改变学生的思想观。陈理宣教授希望,教科院的学生能重视基本的技能训练,多读书,特别是读专业性学术著作,多参加社会实践,改变初高中应付考试的学习模式,培养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培养专项职业能力。

对于此次获奖,陈理宣教授表现得很平静,他表示,自己将以知识的产生、获得与人的发展作为科研方向,他还要对教育美学方面进行研究。“现在的我会发觉,越研究,出现的问题也就越多,所以科研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陈理宣教授说。

(文/院报记者团:李幸 黄乙 图/刘曾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