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走产学研合作之路生科学院名声在外

来源:生科学院

发布时间:2012-05-07 点击:

走产学研合作之路 生科学院名声在外

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不到2年,是学校最袖珍的二级学院,在招生规模、学科建设、科研工作、老师待遇等方面与各兄弟学院的差距是明显的。因此,如何又快又好发展是摆在该学院面前的首要问题。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关心指导下,生命科学学院确立了“走产学研结合道路,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兴院指导思想。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该学院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形成了四点初步认识。

第一,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可以催生具生命力的科研方向。无论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国家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一号文件,还是四川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及内江市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都对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作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国家、省上和地方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和需求,生命科学学院将科学研究定位为:理论研究向应用型研究拓展,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在此认识基础之上,该学院根据内江市“十一五”和“十二五”大力打造成渝经济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战略,多次到市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水产渔政局等行政管理部门咨询磋商,同时调研了全市所有农业产业园区及20余家种养殖企业,最终确立了特色花卉、特色蔬菜、特色中药材和特色水产四个研究方向。这四个方向得到了四川大学、四川农大、西南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和省科技厅、教育厅主管科研的领导认可,认为四个方向符合国家和地方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特色,具有生命力。

第二,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才能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在学校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各职能部门及兄弟学院的鼎力配合下,生命科学学院首先与四川先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了“特色农业研究与利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接着整合省水产局、内江水产渔政局、中科院武汉水产所、西南大学、宜宾水产研究所、江龙水产养殖公司等省内外人才资源建立了“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省重点实验室,使沙巴体育平台:拥有了第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在此次实践中,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齐泽民深刻地认识到,在科研平台建设中,要获批准,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平台研究方向必须与全省或者地方重要经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而且是在全省独一无二或者是特色非常鲜明;二是必须具备较为雄厚的产学研合作基础或者具备广阔的产学研合作前景。三是平台交流合作的开放性和对区域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带动性。因为省科技厅、教育厅现阶段批建科研平台的宗旨就是要校地、校企共建,发挥科研平台的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总之,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我们这类学校申报高级别科研平台的首要条件。

第三,走产学研合作道路,才能拓展项目申报的渠道,才能实现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在我们这类学校,理工科类没有高级别的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要想申报省部级、国家级的科研项目是非常困难的。实验室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强化应用研究,分别与15家种养殖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拓展项目申报渠道。目前生命科学学院在研项目20余项,科研总经费达210多万(其中横向合作项目达到80多万元)。去年,参与四川先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了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地方切块)资金建设项目,项目经费170万元,同时承接公司委托项目5项,科研经费达30余万元。与内江双鑫和内江绿康合作成功申报了100万的省科技厅农业园区建设支持项目;实验室“长江上游几种名贵鳅科鱼类的人工养殖及产业化示范” 项目在学校首次获批省科技厅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经费35万元,该项目的转化与推广被纳入到内江市“十二五”规划的重大发展项目,拟投入经费3000万,把内江打造为全国“花泥鳅之乡”。实验室的名贵鱼类养殖一旦实现转化,不仅可以获得内江市农办、发改委及省发改委的支持,也可获得国家水利部和农业部的项目支持,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科学研究积淀、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才变的可能,才能最终实现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

第四,走产学研合作道路,是形成人才培养特色和我院生存发展的根本。随着重点实验室“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克隆快繁改良技术”在四川先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成功转化(公司产值去年近1000万),科研人员参与内江江龙水产公司获得国家地理标识产品的白乌鱼养殖技术改良推广,以及参与内江市种养殖企业技术咨询与服务,生命科学学院有了一定知名度。目前,特色农业实验室掌握了名贵花卉非洲菊、玉簪、丝兰、大花蕙兰、彩色马蹄莲、百合,特色蔬菜水果黄瓜、竹根姜、铁皮姜等克隆快繁技术,珍稀濒危园林植物珙桐、桫椤的无性繁殖技术也取得重大进展,其中非洲菊和水果黄瓜已建立示范基地,明年在田家农业园区推广。水产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几种名贵鳅科鱼类、鲈鲤、清波、岩原鲤、青石爬及热带观赏鱼的繁殖攻关也取得重大进展。以上科研成果的转化必将进一步提升生命科学学院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结合人才培养“质量工程”,该学院正加大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模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室科学研究中,学技术,在未来的工作和创业中用技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该院人才培养特色,首先使生命科学学院生存,然后达到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