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陈理宣:有所思,有所得,有所乐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4-05-21 点击:

——访第六届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等奖获得者陈理宣教授

沙巴体育平台: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陈理宣教授,长期从事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他试图从心理学、审美学的角度审视教育理论与实践,力求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学校第六届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奖评选中,他凭借《先秦儒家“养心”美育思想》一文(《文艺研究》2012年09期发表)获得了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等奖。

养心,追寻内心和谐

现代社会存在这样的三种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社会冲突以及感性与理性的冲突。“面对这样的矛盾冲突,西方的解决方式常常是从外部进行,”陈教授谈到他这篇论文创作的缘由,“而中国古代则讲究一个内在的调解,自我修养,养心。”带着对中国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陈教授将“先秦儒家‘养心’美育思想”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和”是一个哲学范畴,既表示人的内心之和,也表示人的心与身、人与人、人与宇宙世界的和。“养心”是为了心的和谐,一方面涉及把多种心理因素协调起来,另一方面涉及协调这些心理因素的方法。“心和,内心平静,人就没有矛盾了。”陈院长这样解释着他的观点。

谈到现在社会上存在一些暴力事件,陈教授也说出了他的看法,“他们感性大过理性。而修身养性,正是从自己内心出发,和解内心的矛盾,平静自己的内心,通过养心以修身、正行。”

思考,有所思有所得

在选定科研课题研究方向后,陈教授积极地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在收集的过程中,他渐渐发现自己面对着两大难题:一是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在过去的社会环境中发扬而来的,又怎样将它应用于现代社会;二是这个研究课题涉及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又该怎么将学科内的知识融会贯通。

“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研究,一般都不是说你加班加点就能够做出来的,”陈教授回顾到他的科学研究,“而是通过长期的积淀、关注,慢慢学习,积累起来的。”人文学科,注重的是人类的修养,情感的抒发,人格的修炼。要对社会有了解,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才有新的发现新的研究。

“传统”留下的东西毕竟有时代的局限性,“要从传统中吸取营养,解决当代的问题。结合先进的思想文化,辨证的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会有新的启发,才能将文化传统与当代社会紧密联系。在理解前人的想法下,理解当下,产生新的观点,适应当代人的生活与思考方式。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科研是一个极其枯燥的一个过程,但陈教授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思考是一个过程,要有所得;有所得,就是一种快乐。”在对传统文化研究的过程中,他认为“思想会得到修养,人格会得到修炼。”在对科研命题的研究中,他不断收获、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他常常说:“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他认为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失去了思想的人就只剩下一具躯壳。在三十几年的工作中,他涉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的思想得以提升。他喜欢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因此他广泛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并结合当代的实际情况,找出一种适合新时代的思想。

把思想当成一个动词使用,就是不断地思考。

教育,多方面多层次

谈到当下的教育,陈教授也说出了他的观点,“现在的老师教书,很多时候都注重一方面的培养。不是重视知识层面就是重视能力方面,很多时候没有做到多层层次,多方面。”很多老师教学,为了适应就业,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不仅要把知识和能力相结合,还要上升到情感、价值观等精神层面上进行教学。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陈教授坚持教书育人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主张启发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能力转化为智慧,将智慧转化为精神灵魂的过程。“知识与能力是智慧的承载,”陈教授如是说,“要多方面多层次地进行教育事业。”

正如陈理宣教授在《先秦儒家“养心”美育思想》一文中提到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天命也。”尽极其心,就知人心之善的本性,知人心才能知天性。心存礼、仁,才可以养性,方可与天之善相吻合。“养心”便是美育,审美人格便是“养心”的最终目的。通过养心达到修身,最后达到践行,这是一个相互交融的连续过程。

(文:陈纹鹉 魏竹君)